帶你逛美國名校加州理工學院
來源:哈魯教育 2014-02-28
加州理工學院號稱招收全世界最好的天才學生的加州理工學院,位于加州南部風光迷人的巴薩迪那市,好萊塢等娛樂勝地以及洛杉磯都近在咫尺。這所私立大學的宗旨是“為教育事業(yè)、政府及工業(yè)發(fā)展需要培養(yǎng)富有創(chuàng)造力的科學家和工程師”。
性質(zhì):私立,專門性院校
位置:美國,加利福尼亞州,巴薩迪那市
成立時間:1891年
組成機構:學院下設6個系,不設學院
校訓:真理使人自由
歷史回眸
加州理工學院于1891年成立,屬于私立大學。理工學院最早是由throop先生在巴薩迪那市中心設立,取名throop大學。雖有大學之名,實際上卻只是一所工藝技術學校。不過,卑微的開始并沒有阻礙它的發(fā)展。
在1907年,學校解散了商業(yè)、師資訓練、和中小學等課程,只留下理工學院,提供電機、機械和土木工程學士學位課程。于是更形成了該校“小而精小而美”的特色。1920年,該校改名為“加州理工學院”沿用至今。
20世紀90年代以來,加州理工學院就已經(jīng)躍居美國一流大學前列。這與該校始終遵循“學科不求過多,范圍不求過寬,嚴格保證學生入學和學習質(zhì)量的辦學方針分不開。“寧缺勿濫,精益求精”,以及扎扎實實“為教育事業(yè)、政府機構和企業(yè)發(fā)展培養(yǎng)急需的具有創(chuàng)新才能的科學家和工程師”,是加州理工學院的宗旨。
在美國著名大學中,說起來加州理工還是一所比較年輕的學府。然而,就是這所與斯坦福大學、加州大學比肩而立的年輕學府,共同撐起了與美國東部老牌學府互相呼應的西部學術大廈。
當今風采
加州理工學院是美國乃至全世界最“牛”的研究型大學之一,2004年《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》的“全美最佳綜合大學”中名列第五位,并在多個工程學科分支中名列前十名。
小而精小而美
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是精英學府的典范,自創(chuàng)始以來一直秉承“小而精”的辦學理念。
加州理工學院有兩個特點:一是人員數(shù)量少。學?,F(xiàn)有本科生約900人,研究生1100人,教師1000人,包括博士后,其中教授280余人;二是機構設置簡單,學校的院系設置不分校、院、系3級,而是直接分為6個系:生物系、化學與行星科學系、人文與社會科學系、物理系、數(shù)學與天文學系。
加州理工學院的校園一點都不引人注目,不過占一個街區(qū)大小,周圍是綠樹掩映的居民區(qū),不注意的話連墻上的校名都看不見,更無法想象里面是曾出現(xiàn)眾多諾貝爾獎得主的臥虎藏龍之地。
科學是唯一的主題
雖然加州理工學院學校面積只是斯坦福大學的1/50,但卻是一個人才云集的學校。迄今該校有27名校友和教授獲得了28次諾貝爾獎;40人獲得國家科學獎章;9人獲國家技術獎章?,F(xiàn)任教授中有63名國家科學院院士,29名國家工程院院士,75名國家文理學院院士。
在加州理工,科學是唯一的主題。這里有美國大學中最現(xiàn)代化的實驗室,有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遠鏡——蓋克望遠鏡。許多著名的物理學家、化學家,都是在加州理工學院做出了震驚世界的發(fā)現(xiàn)。
加州理工的師資力量非常雄厚,所有的課程都由教授來教。加州理工最出名的系是物理系,其它的課程,如化學、生物、植物學、天文和地質(zhì)也非常引人注目。
許多著名的物理學家、化學家也在加州理工學院做出了震動科學界的發(fā)現(xiàn)。愛因斯坦在這兒放棄了他的“宇宙不變論”,而認可了“宇宙擴展論”;物理學家卡爾·安德遜在這里發(fā)現(xiàn)了陽電子;在這里,性格外向、詼諧幽默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理察·費爾曼幾十年如一日地授課,成為學生們最崇拜的教授之一。
現(xiàn)在,這里還有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魯?shù)婪?middot;馬爾克斯、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莫利·吉爾曼,以及在1997年榮膺諾貝爾生物獎的艾德·路易斯。
重視教學與科研管理
大學在建校之初就十分重視數(shù)學、物理和化學等基礎學科的教學和研究工作。當時,該校只有物理、化學、數(shù)學及工程學等4個分部。二戰(zhàn)后,一直保持有6個分部。
在課程設置上,加州理工學院也是重開課質(zhì)量,而不盲目追求課程的門數(shù)。為了掌握科技市場動態(tài),各系每年都邀請企業(yè)界、工業(yè)部門和研究機構的權威人士參加顧問委員會,提供咨詢意見,以便及時調(diào)整自己的發(fā)展趨勢,以在激烈的科技競爭中處于領先地位。
研究部有21種課程,有的課程頒授理科碩士學位,工程學位和博士學位;有的只頒授1~2學位;但每種課程皆有博士學位。
加州理工學院的科研名聲在外,每年要和它簽研究合同都得排隊。雖然2005年的加州理工學院預算超過5億美元,但學費收入只占3%,科研收入占48%。當然來自社會的各種贊助和投資回報也是加州理工學院的主要收入。
2001年,加州理工學院收到有史以來數(shù)目最大的一筆捐款:英特爾公司創(chuàng)始人摩爾及其妻子捐贈的3億美元、及以他們夫婦命名的基金會的捐款3億美元,共計6億美元。摩爾在1954年取得加州理工學院化學博士學位。
校園生活
加州理工學院建校以來,逐漸形成的良好校風和特色文化是其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根本保證。這包括學生刻苦學習,互相扶持,充滿學術自由的學風;科學研究上講究多學科交叉,研討和充分自由交流的研究風氣;追求質(zhì)量,精益求精的管理文化;整個校園充滿追求科學真理、獻身科學的學術風氣等。
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畢業(yè)
加州理工學院每年只招收800名左右本科生,但能拿到學士學位的不過200多人,平均每年都要淘汰200名左右的后位學生,其中不乏世界各國的優(yōu)秀學子。研究生、博士生也有類似的苛刻淘汰比例。多少年來,這所學校出來的都是尖子中的尖子,名校的聲望就這樣確立的。
在加州理工學院上課是一件艱苦的事,“壓力”就是加州理工學院的代名詞。這里的學業(yè)負擔之重,學習節(jié)奏之緊,分量之多,很少有其他的大學能趕得上。為此,這里令不少為即將升學而前來觀光的高中應屆畢業(yè)生目瞪口呆,望而卻步,也一度令每一年級20%的學生因種種原因畢不了業(yè)——或是輟學,或是轉走。
能夠在這里留下來的學生們,都是出了名的“工作狂”。他們平均每個星期學習50小時,每個人在畢業(yè)前都必須修滿486小時的課程,也就是說,平均每個學期有5門課,1年3個學期共修15門課——大部分人甚至比這更多。
另外,所有的學生都必須上5門物理課,2門化學、2門數(shù)學、1門生物,1門天文或是地質(zhì),還要上兩門實驗課。在這里,幾乎人人抱著一種“不管教授們給我們布置什么難題都能完成”的豁出去了的態(tài)度。
在加州理工學院,一個人想完成所有功課是根本不可能的,因此,“集體做題”不但常見而且非常必要,整夜不睡地做題也是家常便飯。因此有學生說,我最恨的事就是解題才解到一半,就發(fā)現(xiàn)太陽已經(jīng)升起來了。
然而,學校對于每一年的新生,還是應該算是“仁慈”的。新生們第一年上的課都不給以字母表示的成績,只給打“通過”或“不通過”,這無疑是校方盡力想給學生們緩解點壓力的結果。于是,新生們在完全跟上加州理工學院“讓人喘不過氣”的節(jié)奏之前,有1年的適應時間。
大顯身手的“逃學日”
在繁重的學習壓力下,加州理工學院的學生們幾乎沒有時間想任何其他的事。本來在校園里開始的文化活動就不多,而周末大部分同學卻都是在宿舍里埋頭苦讀。大有“兩耳不聞窗外事,一心只讀圣賢書”的架勢。
誰也無法想象,這個世界著名的精英學府,里面沒有種類繁多的俱樂部、體育隊,就連橄欖球隊都沒有——當你學得昏天黑地的時候,其他一切都不那么重要了。
盡管壓力非常大,但加州理工學院的學生仍然會擠出時間,來設計和實行一些讓人啼笑皆非的惡作劇。一年一度的“逃學日”更是學生們大顯身手的好機會,這是加州理工學院古怪的春季盛典,年輕的天才們可以用一整天的工夫來斗智斗力。
在這一天,四年級的學生們會把自己的宿舍用電纜、鋼筋甚至電腦密碼封鎖起來,只留下一些蛛絲馬跡暗示怎樣開門,然后就全體撤出學校,留下低年級學生們在這里苦思冥想如何進門,獲得“戰(zhàn)利品”——四年級學生留下的食品。
有時候,四年級學生們還會采取“反破壞行動”,他們在臨走之前把書架或是床挪到門邊讓想破壞的人打不開門,然后從窗戶跳出去。于是,一個絞盡腦汁要進門,一個絞盡腦汁不讓進門,漸漸的,這場每年必有的戰(zhàn)爭越鬧越大,常常讓雙方都筋疲力盡卻樂不可支。
加州理工與中國
20世紀我國科學技術方面的大師,例如物理學泰斗周培源教授,兩彈一星的元勛錢學森教授,遺傳學家談家楨教授,都曾經(jīng)在加州理工學院求學并且獲得博士學位;著名力學專家錢偉長教授,在加州理工學院做過博士后研究。
在中國科學家中,加州理工學院最有名的校友當屬錢學森。錢學森于1934年從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,考取清華大學公費留美學生,先后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系學習,獲碩士及航空博士、數(shù)學博士學位;1938年起,錢學森擔任理工航空系講員、講師、副教授、教授,并在校內(nèi)的“噴氣推進實驗室”任主任、教授。1955年錢學森回國,為我國航空航天事業(yè)的創(chuàng)建和發(fā)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。
周培源,1924年秋從清華畢業(yè)后即被送往美國芝加哥大學數(shù)理系學習。1927年春入加州理工學院攻讀研究生,做相對論方面的研究,于1928年春獲理學博士學位,并獲得了該校的最高榮譽獎。周培源是我國科技界的卓越領導人之一,近代力學事業(yè)的奠基人之一。
談家楨,1930年進燕京大學在李汝祺教授門下攻讀碩士學位,1934年夏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摩爾根實驗室,師從摩爾根及助手杜布贊斯基。1936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后留校任博士后研究助理。談家楨從事遺傳學教學和研究50多年,是國際上享有盛譽的著名遺傳學家。
其他的還有中國著名的科學家如趙忠堯、孟昭英、胡寧、郭永懷、唐有祺、鄭哲敏等都是加州理工學院的校友。
經(jīng)典內(nèi)容回顧:
1.麻省理工和加州理工實力大比拼
2.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申請信息一覽
3.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排名及研究生費用
查找更多新鮮資訊>請點擊
有問題?本站在線專家?guī)湍鉀Q!